運用戰略管理相關理論,本研究通過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確定該集團在未來發展中面臨的機會、威脅、優勢和劣勢,并在此基礎上將該公司的戰略定位為基于穩住主業、發展高附加值業務的多元化戰略。具體來說就是要在未來的發展中穩住房屋建筑這一主業,同時發展公路、市政等施工業務,并努力打造包含設計、咨詢、投融資等在內的總承包業務,同時將資源適當投入到公路、市政等其他建筑細分行業以及房地產等上下游產業。
本文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的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在對該公司的現狀情況和外部環境進行闡述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作者本人在該企業工作的體悟對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緒論中首先對本問的研究對象湖南建工集團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提出本文的研究問題,進而闡明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并給出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框架。第一章應用戰略管理中的相關分析工具對本文研究的對象湖南建工集團的內部條件從資源、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總結出湖南建工集團在調整和制訂發展戰略時的內在關鍵因素,并根據行業和企業實際情況給出評分,形成內部因素評價矩陣。第二章應用PEST分析工具對湖南建工集團所面臨的外部宏觀環境進行了分析,對建筑行業發展概況和主要特點加以總結,從而確定出外部環境給湖南建工集團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給出外部因素評價矩陣。第三章在前兩章分析的基礎上,運用SWOT分析方法總結出了湖南建工集團的優勢、劣勢和機遇、挑戰,進而提出適于當前環境的戰略定位、制定出相應的戰略目標及戰略發展方向。第四章以實現既定戰略為目標,給出保障戰略順利實施的戰略措施。第五章對全文進行歸納和總結,給出本文的結論,論文的創新和不足之處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得出主要結論如下:
(1)湖南建工集團具有六大優勢:即市場開拓能力強;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積累和創新杰出;財務狀況好;工程質量高;資源整合能力強。
(2)湖南建工集團存在四方面競爭劣勢:即品牌力度不夠;企業信息化水平不高:風險控制能力不強;企業管理水平比較低。
(3)湖南建工集團在外部環境中面臨五大機遇:即固定資產投資仍然保持較高水平;房屋住宅市場的剛性需求;建筑業在欠發達地區市場有上升空間;外資從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轉移;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4)湖南建工集團在外部環境中可能遭遇三大威脅:即房屋住宅市場的非理性發展;“墊資”風險依然大量存在;環保的挑戰。
(5)湖南建工集團確定基于穩住主業、發展高附加值業務的多元化戰略意味著:首先,湖南建工集團在未來發展中必須立足于房屋建筑這一主業;其次,湖南建工集團必須爭取發展高附加值的相關業務;再次,建筑行業屬于典型的中游行業,上游有建材行業、房地產行業,下游則是物業等配套服務行業,因此,湖南建工集團有條件進行縱向多元化。
(6)湖南建工集團戰略需要往如下五個方向發展:即從房建承包商轉變為土木工程承包商;從單一的施工業務擴展到總承包業務;穩住主業;技術興企;依靠信息化。
(7)為了保障新戰略順利實施,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需要優化組織結構、優化風險管理機制、優化工程項目管理機制、采取并購方式擴展業務范圍,并著力發展企業文化。
本研究的創新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湖南建工湖南建工集團現狀分析的內容是通過一手調研的研究成果。對湖南建工集團的有關資料和現場進行過深入的調研,并與有關部門和下屬公司負責人進行重點訪談。
(2)運用戰略管理相關理論分析工具對湖南建工湖南建工集團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做出了詳實的剖析,給湖南建工集團的戰略制定和實施提供了依據。
由于各種原因,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本文只是以湖南建工集團發展戰略研究作為一個典型案例來進行分析研究。若有更多案例來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將更為全面。
(2)本文主要采用歸納、演繹的研究方法,而缺少基于數據和數理統計方法的實證分析。在本研究今后的研究當中,綜合運用實證分析方法將成為研究方向。
目錄概覽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發展戰略研究 目次
封面
文摘
英文文摘
圖表索引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問題
1.1.1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團簡介
1.1.2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意義
1.2.1 現實意義
1.2.2 理論意義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論聯系實際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重點訪談法
+1.4 研究內容及框架
1.4.1 湖南建工集團現狀分析
1.4.2 外部環境分析
1.4.3 戰略定位及發展方向
1.4.4 戰略實施措施
1.4.5 本文結束語
+第2章 湖南建工集團現狀分析
2.1 企業資源分析
+2.2 企業能力分析--價值鏈分析
2.2.1 主體活動
2.2.2 支持活動
2.3 核心競爭力分析
2.4 IFE矩陣總結
第3章 外部環境分析
第4章 戰略定位與發展方向
第5章 戰略實施措施
+第6章 結束語
6.1 結論
6.2 創新點及不足
6.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